眼下,全國綠化行業相比前幾年略有走低之勢,導致了苗木總量過剩等問題。根據當前苗木生產、需求及市場供應方面的情況與問題,針對元寶楓等10個常規落葉喬木樹種,展開了綠化應用前景、苗木供求市場、培育方向及栽培措施的探討與分析,以期給苗木生產與需求單位起到借鑒作用。
一、元寶楓(槭樹科、槭樹屬)
1.應用前景:元寶楓系溫帶樹種,稍耐陰,可適應零下25℃的低溫。根系發達,抗風力較強,在干旱、瘠薄、酸性和微堿性土壤均能栽種。元寶楓樹形優美,枝葉濃密,葉形掌狀五裂,入秋后葉片變為黃色或紅色,在城市綠化和行道樹栽植中,與其他色葉樹種或常綠樹種配植,紅綠或黃綠相映,彼此襯托,甚為美觀。元寶楓是營造風景林、行道樹或防護林的重要樹種,北京馳名的"西山紅葉",樹種構成中就有元寶楓。元寶楓適宜在北方栽培,主要以北京、河北、江西、山東、河南、陜西、遼寧等地應用較多。
2.市場分析:苗木生產方面,由于近幾年彩葉樹種比較盛行,從國外引進的樹種、品種較多,而我國土生土長的元寶楓培育量不足,規模性育苗較少,合格苗不多,大多零星育苗,規格參差不齊的較多。苗木產量滿足不了造林綠化的正常需要。苗木銷售方面,一年生小苗銷售數量很少,大多自繁自育,胸徑4cm以下的苗木,可銷售的數量占一定比例,胸徑1cm、2cm、3cm、4cm的價格分別為4元、8元、20元、40元左右,這些苗木因規格小,成交量不多。胸徑5cm、6cm、7cm的苗木較少,價格為60元、80元和120元左右,難以滿足市場需求。還有些胸徑8cm以上的大規格苗木雖然有一定數量,但不是苗圃自身培育的,大多是從山區裸根移植過來的,生長較差,無一定冠形,難以銷售。苗木需求方面,胸徑5cm~7cm,干直、冠形好的苗木是暢銷的熱點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5cm~10cm,定干高度2.5m~3.0m。
4.栽培要點:選擇優良品種培育小苗。元寶楓與色木槭等樹種、品種,個體之間形態不容易區別,或變異較大,要選擇干性強、年生長量大的單株苗木平茬定植,前期密度適當加大,以每畝1200株~1500株為宜,重點培養干形,培育3年左右再分栽定植一次,保持每畝200株~450株的密度培養胸徑5cm以上的大苗。不宜選擇粘性太重的土壤育苗,要排水良好,否則容易爛根。移植4年生以上的苗木,要帶土球或直接裝容器,否則成活率較低。
二、欒樹與黃山欒(無患子科、欒樹屬)
1.應用前景:欒樹、黃山欒適應性較強,喜光,稍耐半陰,耐寒(黃山欒較差),耐干旱、瘠薄。喜生于石灰質土壤,也耐鹽漬性土壤,并能耐短期水澇,萌芽能力強,生長速度較快,抗風能力及抗煙塵能力較強。欒樹葉片有鋸齒或缺裂,干性稍差;黃山欒葉片全緣,干性強,幼樹比欒樹速生,也叫全緣葉欒樹。欒樹適生于黃河流域;黃山欒適生于長江以南,南至廣東、廣西北部,西南至貴州,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江蘇及山東南部地區均可用于綠化,欒樹、黃山欒是既可觀花又可觀果的觀賞樹種,夏季金黃色的頂生圓錐花絮布滿樹頂,花期陸續開放60天~90天,秋冬季三角狀卵形蒴果,橘紅色或紅褐色,酷似燈籠,經冬不落,從遠處望去,一片金黃或橘紅色,甚為艷麗和壯觀,是比較理想的綠化、美化樹種,適宜做行道樹或庭院綠化,也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林樹種。應用前景十分廣闊。
2.市場分析:苗木生產方面,主產區不明顯,苗木培育零星、范圍較廣,專業性不強,無一定規模,苗木數量不多,規格也參差不齊。苗木銷售方面,多為零星銷售,規格大小不一致,難以滿足行道樹及綠化工程大量采購的需要。苗木價格方面,胸徑3cm、4cm、5cm、6cm分別為8元、20元、40元、80元。苗木需求上,胸徑4cm和7cm、規格相對比較一致的苗木,有較大的需求量,市場價格也看好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4cm~8cm,定干高度3m~3.5m,分枝點高2.5m~3.0m,3個~5個主枝,單位面積內的培育規格要一致。
4.栽培要點:要適量培育小苗,由于不同種源的種子抗寒性差異較大,要盡量選用當地種源的種子育苗。當一年生苗干不直或達不到定干標準的,翌年平茬后重新培養苗干,一般經過二次移植,培養3年~6年,就可達到胸徑4cm~8cm。
定植密度:培養胸徑4cm~5cm的苗木為每畝600株左右。培養胸徑6cm~8cm的苗木為每畝200株~300株,選留分布均勻的3個~5個主枝,短截40cm,每個主枝保留二三個側枝,冠高比為1:3。
三、臭椿(苦木科、臭椿屬,別名椿樹。臭椿的變種有千頭椿、紅葉臭椿等)
1.應用前景:臭椿屬深根性樹種,主根明顯,側根發達,很耐干旱、瘠薄,不耐水濕,長期積水會爛根致死。耐中度鹽堿,耐寒性較強,能適應含鹽0.3%的土壤和最高氣溫47.8℃、最低氣溫-35℃的氣候條件。臭椿為陽性樹種,喜光,很少有病蟲害,特別對煙和二氧化硫的抗性較強。臭椿樹干通直,高達30m。紅葉臭椿幼葉呈紅色,春夏季非常壯觀;千頭椿枝葉茂密,冠型大,綠蔭如蓋。
2.市場分析:苗木生產方面,大面積育臭椿苗的不多。胸徑3cm~5cm的較多,規格較為整齊,其他規格的苗木很少,缺乏統一生產標準。
銷售方面,苗木銷售量不大,價格較低,臭椿胸徑3cm、4cm、5cm的價格分別為4元、7元、16元左右,千頭椿、紅葉椿胸徑2cm、3cm、4cm、5cm、6cm、7cm的分別為3元、7元、15元、30元、55元、80元左右。苗木滯銷的主要原因是:苗木規格不一致,苗木產地分散,在綠化工程上大量應用較為困難,而景點綠化又采用的較少。需求方面,胸徑5cm以上,形質指標一致,數量較為集中的苗木看好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5cm~7cm,主干通直,定干高度3m,3個主枝以上,分枝點高2.5m左右,不偏冠。
4.栽培要點:用一年生苗定植,定植后從地面8cm處截干,萌發后注意培養干形。培養胸徑4cm~5cm的苗木,定植密度為600株/畝左右,培養胸徑6cm~7cm的苗木,定植密度為每畝200株左右。要及時摘除側芽,促使主干不斷延伸,達到定干標準后,再注重培養樹冠,選留主枝。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,移栽時,苗干上部壯芽膨大呈球狀時成活率最高。
四、合歡(豆科、合歡屬,別名絨花樹、夜合樹)
1.應用前景:合歡喜光,耐寒性不強,北京及以北地區易受凍害。對土壤適應性較強,耐干旱、瘠薄的沙質土壤,耐鹽堿,不耐澇,喜濕潤、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,具根瘤,有改良土壤的能力。不耐修剪,萌芽力不強,對病蟲害的抗性較差,對氯化氫、二氧化氮的抗性強。我國黃河、長江和珠江流域的省(區)用于環境綠化、美化的較多。合歡前期生長速度快,樹冠開闊,如亭似蓋,纖葉似羽,晝開夜合,紅、粉紅色的花序夏天開放,花期較長,美麗動人,是少見的夏季觀花的喬木觀賞型樹種。適合庭園綠化、美化和行道樹的栽培,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。
2.市場分析:苗木生產方面,主產區育苗量較大,但成苗量較少,尤其大規格的合格苗木更少;病枝、死亡株數較多,干形、冠形較差,苗木大小、分枝點高度參差不齊;管理不規范,規模性育苗較少。苗木銷售方面,胸徑4cm以下的,可銷售的數量較多,價格較低,難以銷售,一般每株2元~5元;胸徑4cm、5cm、6cm、7cm、8cm的價格分別為15元、30元、50元、70元、100元左右,但在同一個地區、同一苗圃相同規格的苗木較少,不利于銷售;胸徑10cm以上的苗木數量少,價格較高,一般每株180元~300元,較容易銷售。苗木需求方面,胸徑5cm以上、干形好、分枝點高度一致、不偏冠的苗木,市場看好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7cm~15cm,定干高度2m和2.5m,主枝3個~4個,干形直,不偏冠。
4.栽培要點:選擇抗病蟲能力強、觀賞價值高的品種培養小苗,比如濟南園林系統選出的紫葉合歡,春天葉呈紫紅色,夏天花鮮紅色;由于合歡干形差,移栽后緩苗期短,對于干高小于2m、地徑2cm以下的苗木,移栽后從地面8cm處截干,培養主干;干高達不到定干標準的或傾斜的從一壯芽處短截、接干;培養胸徑2cm~3cm的苗木,應適當密植,一般以每畝1000株~1500株較為合適,再結合扶干培養干形;培養胸徑4cm以上的苗木,適當稀植,以每畝150株~300株為宜,冠高比為1.5:3,在1.5m處短截主枝,培養4個~6個側枝,使其錯落分布,各占一定空間,及時剪除競爭枝、病枯枝;要注意預防粉虱和干腐病的發生。
五、懸鈴木(懸鈴木科、懸鈴木屬,別名法國梧桐,簡稱法桐)
1.應用前景:懸鈴木原產歐洲,現廣植于世界各地。懸鈴木喜光,不耐陰,適生于酸性或中性土壤,雖能在微堿性或石灰性土壤生長,但有些地區易發生黃葉病。較耐寒,不耐積水,北京、太原以南地區均可用于綠化。雖有一定空氣污染,但冬春季很少落果飛毛,球果大都夏季隨雨水下落,污染較輕。現已選育并開始培育少球速生法桐苗木,能基本解決這一污染問題。懸鈴木葉大蔭濃,樹冠廣展,萌芽能力強,耐修剪,抗煙塵,很少有病蟲害,是優良的行道樹種,曾被譽為"世界行道樹之王",也是良好的庭蔭和廠礦綠化樹種,并且還是目前適生地區城鎮道路綠化應用數量最大的樹種之一。在近幾年內,隨著中、小城鎮發展及綠化的需要,應用前景依然非常樂觀。
2.市場分析:苗木生產方面,法桐種植面積較大,中、小規格的苗木數量較多,胸徑7cm以上的苗木較少,而且種植密度大,不適宜培育大苗。在苗木銷售上,小規格的少球速生法桐和胸徑7cm以上的大規格苗木銷售較快,且價格較高,胸徑3cm~6cm的苗木銷售情況一般,價格比較穩定。從市場價格上看,胸徑2cm、3cm、4cm、5cm、6cm、7cm、8cm的價格分別為3元、8元、18元、35元、60元、90元和120元左右,胸徑10cm~15cm的苗木為180元~260元,均高于其他常見落葉大喬木同規格的價格。
苗木需求方面,胸徑4cm~6cm的苗木有一定需求,價格稍低;胸徑7cm~10cm的苗木需求量大,價格看好;胸徑10cm以上的苗木也有較大需求,價格較高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8cm~12cm,定干高度3.5m~4m,分枝點高2.5m~3m,主枝3個~5個,不偏冠。
4.栽培要點:選用少球速生法桐繁育小苗。如果以培育大苗為目的,要在加強水肥管理的同時,適當稀植,增強通風透光效果。可分別定植兩次,培育胸徑4cm~6cm的苗木,按每畝栽植550株左右的密度,保持冠高比3:4至2:3,一般不需要修剪;培育胸徑8cm~12cm的苗木,按每畝130株~160株的密度定植,冠高比為1:2。
六、絨毛白蠟 (木犀科、白蠟屬,別名絨毛、天津白蠟)
1.應用前景:絨毛白蠟適應性很強,喜溫暖、濕潤,耐寒、耐澇、耐鹽堿、耐干旱,在絕對最低氣溫零下18℃、水中浸泡40天、含鹽量0.3%~0.5%、地下水礦化度60克/升的粘土情況下均能生長。抗病蟲害、有害氣體能力強。絨毛白蠟速生性較強,壽命長,樹形優美,樹冠較大,葉綠蔭濃,在我國的華北及西北東南部地區廣泛應用,是優良的行道樹、城鎮綠化和生態用材林樹種。特別在干旱、少雨、較寒冷或地下水位高的澇洼地、重工業區以及鹽堿含量較重的地區,是城鎮綠化和生態防護的首選樹種,近期由濟南園林系統選育、山東省林業主管部門審定的"園蠟一號"和"園蠟二號",具有顯著的速生性和生長周期長等特點,已經在東營、天津等地區推廣使用。
2.市場分析:在苗木生產方面,中、小規格的白蠟種植面積較大,數量較多。其中胸徑6cm以上的由于種植密度大,冠形較差,不利于培養大規格的標準苗木。苗木銷售方面,中、小規格的苗木,特別是小規格的苗木銷售較難,價格較低;胸徑7cm~10cm的苗木數量較少,較好銷售,但價格一般,比前幾年略有下跌;目前市場上苗木的價格,胸徑2cm、3cm、4cm、5cm、6cm、7cm的分別為2.5元、5元、10元、20元、40元、60元左右,"園蠟一號"等干形較好的優良品種的苗木價格將高于普通白蠟。在苗木需求上,胸徑7cm~12cm的苗木,市場看好,價格較高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8cm~10cm,定干高度2.8m~3m,分枝點高度2.2m~2.5m,4個分枝,干形好。
4.栽培要點:利用當前市場疲軟、價格較低的機會,購買"園蠟一號"等優良品種培育預備苗木,待市場好轉后,大苗已基本培育成功,即可馬上進入市場。由于胸徑1.5cm~4cm的苗木較難銷售,而且種植密度較大,因此要舍得除掉一部分小規格苗木,加大空間培育大苗。絨毛白蠟培育大苗要移栽兩次,第一次定植密度要大,采用一畝地650株~700株的標準,有利于培養干形,干冠比保持在1:2左右;當胸徑達到3cm~4cm時定植第二次,密度為每畝250株左右,要適時定干,短截主枝,撫育側枝生長,使之形成較好的冠形。
七、垂柳(楊柳科、柳屬,別名垂枝柳、垂絲柳、倒柳)
1.應用前景:垂柳耐水性很強,被水淹160天,保存率仍達80%以上。抗寒性強,較耐鹽堿,喜光不耐陰,初期生長快,壽命較短,易于養殖、更新。全國各地均能栽培,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平原地區和東北、華北為主要應用地區,西南河谷至海拔2000m的區域,用于綠化的也較常見。垂柳發芽早、落葉晚,枝條柔軟,纖細下垂,有些品種枝條呈金黃色,微風吹來,無論是春夏秋冬,都自然瀟灑,嫵媚動人,最適于河岸、湖邊綠化,不僅是優美的風景樹,庭蔭樹,也是防風固沙、維護堤岸的重要樹種,因其是春天不飛絮的雄性垂柳,更是造林、綠化的首選樹種之一。
2.市場分析:苗木生產方面,我國主產區種植面積較大,產量僅次于楊樹,處于第二位;品種多,有垂柳、金絲垂柳、金枝柳,銀芽柳等;種植密度大,中小規格的苗木多,不易于培養大苗。在銷售方面,小規格的苗木無人問津;中等規格的苗木,胸徑3cm、4cm、5cm的分別為3元、6元、12元,價格盡管便宜,但銷售仍有一定難度;胸徑6cm、7cm、8cm的價格為25元、40元和60元左右,銷售有較大的空間,市場前景看好。苗木需求方面,胸徑5cm和8cm左右的苗木,分別用于河岸防護林和行道樹、庭園綠化,需求量較大。育苗戶應主動去找市場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4cm~6cm,定干高度3.5m~4m,分枝點高2.5m或與定干高度相同,主枝3個~4個,分布勻稱。可用于行道樹,河岸防護林帶;胸徑7cm~10cm,定干高度2.5m~3m,分枝點高2.5m左右,三四個主枝,根據需要可培養全冠或偏冠形苗木。主要用于庭園、湖邊、水岸景點綠化。
4.栽培要點:控制新育苗,移栽、定植過密苗木。垂柳枝葉稀疏、根系較深,可移植到路、渠兩側培養,對大田農作物影響較輕。培養胸徑4cm~6cm的苗木,定植密度為每畝500株,重點培養干形。培養胸徑7cm~10cm的苗木,定植密度為一畝200株,重點培養冠形。主枝選擇三四個方向合適、相距40cm~50cm、相互錯落分布的健壯枝短截,短截枝不宜超過主干的1/3。垂柳易發生蚜蟲、柳毒蛾、天牛等,要注意及時防治。
八、國槐(蝶形花科、槐屬,別名家槐、中國槐)
1.應用前景:國槐屬溫帶樹種,稍耐陰,適生于濕潤、深厚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,石灰質及輕度鹽堿土也能正常生長,但過于干旱、瘠薄、多風的低洼處生長不良。國槐對二氧化硫、氯氣及煙塵的抗性較強。國槐圓形樹冠、廣闊、綠蔭如蓋,壽命長,適應范圍廣。原產我國北部,現南北各地普遍應用于綠化,常見于華北平原、黃土高原,以黃河流域最多,是我國北方城市廣泛應用的行道樹和庭蔭樹,也是目前嫁接龍爪槐、金枝槐等觀賞品種的惟一砧木樹種。應用前景十分廣闊。
2.市場分析:在苗木生產方面,近幾年國槐苗木產量增加較快,數量多,種植密度大,不利于培育大苗,而且長期延用"拔大苗"的出圃方式,使劣質苗木存圃數量較多,干形、冠形等形質指標較差,難以滿足城市綠化對苗木質量的需求。苗木銷售方面,中、小規格的苗木銷售困難,價格較低,如胸徑2cm、3cm、4cm的苗木,由兩年前的3元、9元、12元分別下跌到現在的1.5元、3元、6元左右,很不景氣,胸徑2cm以下、1年至2年生的小苗基本無人問津;胸徑5cm~7cm的苗木銷售數量也不如往年,價格一般為15元~50元;胸徑8cm~10cm的苗木,市場看好,價格也較高。苗木需求方面,胸徑7cm~10cm,干形好,定干后有主枝分布的苗木,需求量較大;胸徑6cm以上,有較大冠形的龍爪槐、金枝槐苗木市場看好,價格也較高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8cm~10cm,定干高度3m~3.5m,三四個主枝,干性好,不偏冠。
4.栽培要點:由于目前主產區苗木數量較大,不宜擴大種植面積,可選擇干性強、速生的優良品種繁育小苗,比如濟南市園林系統選育、經山東省林業主管部門審定的"園槐一號"等品種,在水肥條件好的沙壤土培育后備苗木;對干形差、種植密度大的小規格苗木清除或移栽后平茬,注重培養干形;培養胸徑3cm~4cm的苗木,適當密植,結合扶干修枝、重點培養干形,以一畝地480株~550株為好;第二次定植,適當稀植,重點培養冠形,培養胸徑8cm~10cm的苗木以一畝地200株~250株為宜,冠高比為1:2,保留3個~5個主枝,短截主枝留60cm~80cm,培養自然開心形或主干疏層形的冠形。嫁接龍爪槐、金枝國槐時,國槐砧木要達到胸徑4cm~6cm,再進行嫁接,有利于培養冠形,按綠化需求定干即可。國槐由于近幾年病蟲害較重,應注意及時、統一防治,避免擴散。
九、銀杏(銀杏科、銀杏屬,是我國特有的孑遺植物,被稱為"活化石",別名白果、公孫樹)
1.應用前景:銀杏喜陽光,不耐蔭蔽,較耐寒、耐旱,不耐澇,不宜在鹽堿土、粘土及低濕土地種植。對氣候適應范圍廣,絕對最低氣溫零下32℃,年降雨量600毫m~1500毫m均能正常生長,適合北自沈陽以南,南達廣東北部,以江蘇、山東、浙江、安徽,河南為中心約20個省(區)栽培應用。銀杏樹形挺拔壯觀,高達40m,姿態優美,葉片扇形,別具一格,入秋呈金黃色。生長較慢,壽命極長,是觀賞價值極高的庭園綠化和行道樹種,發展前景廣闊。
2.市場分析:苗木生產方面,當前新育苗較少,中等規格、胸徑2cm~4cm的苗木較多,而且種植密度較大,冠形小,生長極為緩慢;胸徑5cm~6cm的苗木也有一定數量,大都屬于定植苗,生長較好,有利于培養大苗;胸徑7cm以上的大苗較少,且干形、冠形較差。苗木銷售方面,胸徑3cm以下的苗木,很難銷售,價格非常低,大多在0.5元~2元之間;胸徑3cm~5cm的苗木,銷售數量一般,價格3元~30元之間,多被培育大苗的用戶看中;胸徑6cm~7cm的苗木,有一定銷售量,價格分別為60元、150元左右;胸徑8cm~12cm的苗木,銷售情況較好,價格大都在260元~1500元之間。苗木需求方面,胸徑8cm~10cm和15cm以上特大規格、冠形好的苗木有較大的需求量,而且價格也高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7cm~15cm,高8m以上,冠高比2:3,冠形圓滿,分枝均勻。
4.栽培要點:做好小規格苗木的繁育和選優,選擇水土條件好的土質,適當稀植,從小注意培養冠形,養好根系;中等規格的在圃苗木,如果不帶容器,因移植后緩苗期較長,盡量不移栽,可間除部分冠形不好的小苗,剩余的繼續留床培養大苗;當定植培養大苗時,要保全根系,盡量不修枝,可切斷主根,剪去過密枝,最好裝容器。培養胸徑7cm~10cm的苗木,定植密度控制在一畝地200株之內,培養胸徑15cm的苗木,定植密度一畝地100株~150株。由于銀杏主干發達,頂端優勢強盛,可任其生長,不必短截,盡量培養圓錐形樹冠。
十、毛白楊(楊柳科、楊屬)
1.應用前景:毛白楊喜光及溫涼濕潤氣候,較耐寒、耐旱,應用范圍廣,在最低溫度-32.8℃、年降水量300毫m~1300毫m、海拔1500m以下的山谷、平原地區均能應用于綠化。但在高溫、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容易發生病蟲害。毛白楊是我國北方地區特有的鄉土優良綠化樹種,是少有的高大行道樹,適宜做道路綠化、"四旁"綠化和用材樹種,尤其是雄性毛白楊如"魯毛50"等品種在城鎮綠化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
2.市場分析:近幾年由于在綠色通道建設中應用了不少三倍體毛白楊,出現了如潰瘍病、天牛蟲害、風折、倒伏等較多問題,有些人就誤認為所有毛白楊都有這些問題,加上毛白楊雌株春天飛絮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,在綠化應用上對整個毛白楊苗木市場影響較大。苗木生產方面,由于毛白楊前期生長較為緩慢,農民育苗積極性不高,種植面積較少,各種規格的苗木數量都很少。苗木銷售方面,小苗無人經銷,大、中規格的苗木盡管數量較少,但市場不景氣,價格也不高,一般胸徑3cm、4cm、5cm、6cm、7cm、8cm的分別為3元、5元、8元、13元、20元、30元左右。市場上毛白楊品種較為混亂,三倍體毛白楊、84K楊較多,"河北雌株"、"窄冠毛白楊"次之,"魯毛50"很少。這些品種定干后不容易區別。苗木需求方面,胸徑4cm~8cm的"魯毛50"等雄性品種,有較大的市場空間。
3.培育目標:胸徑達到4cm或7cm~8cm,定干高度4m~6m,分枝點高2.5m~3.5m。
4.栽培要點:選擇雄性毛白楊優良品種培育小苗;移栽宜在早春或晚秋進行,適當深栽;培養胸徑4cm~6cm的苗木,定植密度為每畝500株~800株,3年后可間苗銷售,留床苗繼續培養大苗;不可采用"拔大苗"的方式出圃,培養胸徑7cm~8cm的苗木可按每畝200株~300株的標準,冠高比3:5,每層留3個主枝,全株留9個主枝左右,保持主干通直;因毛白楊喜大肥大水,還容易發生病蟲害,因此要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。